2017年武汉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问答
一、2017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有什么变化?
2017年我市中招工作有以下变化:
1.毕业生人数略有增加,升学目标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初中毕业生6.44万人,比去年增加约0.01万人。2017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7.5%以上,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完善体艺特长生中考优录政策。第一批次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高录取资格线,第二批次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高录取资格线10分,一般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30分。
3.进一步支持民办高中发展。地处新城区的民办高中可根据学校意愿,按照所在区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招收区内考生,实行计划单列。
4.调整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生源不足学校网上填报征集志愿。今年我市调整中考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由去年的20:00调整到17:00,具体时间为5月5日8:00至5月9日17:00。录取期间,市招考办将向社会公布生源不足学校征集志愿的具体时间及办法,未被填报学校录取且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武汉招考网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间截止后,按考生升学成绩总分从高到低依次进行录取。
5.全面修订《武汉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管理规定》。《招生考试管理规定》是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是中考中招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在广泛征求各区、学校及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市教育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审核,由市领导签发,2017年将出台新修订的《武汉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管理规定》。
6.建立“武汉招考”微信公众号。通过“武汉招考”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中招各阶段的招录政策和资讯,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武汉招考”微信公众号查询中考成绩。
二、2017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是如何安排的?
高中阶段学校分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学校,包括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一般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另一类是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
2017年全市有6.44万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约3.4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等)招生计划约2.77万人,“3+2”、五年一贯制学校计划由省教育厅单独下达。确保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中心城区达到98.5%以上,新城区达到91%以上)。普通高中计划不得突破本区预定升学目标的 56.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计划不得低于43.8%。
三、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范围如何规定?
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内招生。严禁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中心城区低于普高资格线的考生。
武汉市民族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外国语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省级示范高中的国际部和中外合作项目与所在学校招生范围一致。
四、符合什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中考?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中考:
1.具有我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户籍在我市、学籍在外地,要求回我市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3.“绿色证书”教育、工读教育类别的学生。
无我市学籍由外地迁转户籍到我市报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须在我市中考报名前(3月1日)办理好我市正式户籍,方可在我市报名。
五、中考报名时为什么要求考生准确核对和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
鉴于我省即将实施中考报名信息与高考报名信息互通,为便于管理,逐步向省教育厅提出的中考招生平台、高中学籍管理平台、高考报名平台融合,须准确采集考生的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
为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人为干扰,今年中考报名继续完善考生密码发放办法。在原有通过学校或区招考办发放办法不变的基础上,市招考办同时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短信特服号码为“10639678”)将初始密码直接发送到考生或监护人手机。
因此考生报名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提示和要求进行操作,在核对和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真实、完整,尤其要注意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的准确。
六、考生如何获取网上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和密码?
考生凭用户名(考生报名号10位,下同)和密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武汉招考网(www.whzkb.cn)填报志愿。4月24-25日,市招考办将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特服号码“10639678”向考生报名信息中“联系电话”的第一个手机号发送考生登录网报系统的初始密码。4月26日学校还将向考生发放纸质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若考生或家长收到发自“10639678”的短信,要注意保存,也无需回复,请大家注意保存并及时更改密码。
七、考生如何进行网上填报志愿?
2017年中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志愿采取考前分类填报的方式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5日8:00至5月9日17:00。考生进行网上填报志愿的主要步骤有:
第一步:学习政策。考生和家长认真学习《武汉中考》和《网上填报志愿须知》,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培训,了解今年的中招政策,掌握网报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第二步:测试。测试时间为4月26-28日,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报系统,测试自己的报名号和初始密码并修改密码,修改后的密码将是正式网报密码。测试期间,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发现不能正常登录,可向区招考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
第三步:填写《考生填报志愿草表》。考生或家长根据《武汉中考》上公示的招生学校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填写《考生填报志愿草表》,此表不用交给学校。
第四步: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在学校提供的机房或具备网报条件的地点,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单独报名的考生可在区招考办提供的计算机上填报志愿。有条件的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填报。具体操作按《考生网上填报志愿须知》进行。
八、网上填报志愿需注意哪些事项?
1.考生须牢记密码,以便在网报和查询报名志愿信息时使用。正式网报期间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发现密码不能正常登录,可凭身份证到区招考办书面申请恢复初始密码重新登录。
2.考生按照《考生填报志愿草表》将志愿信息录入网报系统,在网报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核对无误后完成网报。在填报志愿期间,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充分酝酿,提前确定填报的学校,5月9日17:00后考生不能再修改志愿。网报系统将以考生最后一次填报或修改的信息为准。
3.考生应妥善保管密码,不向其他任何人提供自己的报名号和密码,同时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因考生本人网报密码设置不当、保管不善或泄露密码,不按网报程序和要求操作或请他人代填代改等原因,造成志愿信息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为确保考生填报志愿真实准确和不受外界干扰,网报系统将会详细记录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的时间、次数、修改内容、IP地址等,以备查询。对受到外界干扰而不能正常填报志愿的现象,可于5月11-16日向市招考办提出申诉。申诉具体步骤为:⑴考生写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修改原因、事实依据、修改内容、联系方式,考生和家长签字。⑵考生和家长凭身份证到市招考办登记,市招考办安排专人接待。⑶由专人查看原始的志愿库和轨迹库,逐一核实,并由监察部门对干扰考生填报志愿的现象进行调查。⑷如果调查属实,将按照有关规定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将所有申请及核实情况汇总后,报网报领导小组,由网报领导小组做出裁决。⑸市招考办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考生和家长。
九、考生志愿是如何设置的?有何规定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类属提前批。报考中职类的考生,可分别在“3+2”、五年一贯制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各选择1所学校填报在相应的志愿栏内,并填报相应专业,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选择了提前批中职类志愿的考生不能再填报其它志愿。
普通高中学校类设4个批次。报考普高类的考生,可按以下批次选择学校填报在相应的志愿栏内。
1.提前批:民办普通高中,设1个志愿。
2.第一批:省级示范高中,设1个志愿。
3.第二批:市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计划单列的国际部及实行计划招生批次改革的省级示范高中,设3个志愿。
4.第三批:一般普通高中(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实行计划招生批次改革的市级示范高中,设3个志愿。
选择普高类的考生还可填报1所“3+2”、五年一贯制学校志愿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并填报相应专业,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具有武汉外国语学校报考资格的考生,其提前批志愿直接由网报系统设置为“武汉外国语学校”。未被武汉外国语学校提前录取的,仍可根据填报的其它志愿参加录取。
分配生候选考生,第一志愿默认为所分配的高中学校。第二批次学校的分配生候选考生不能填报第一批次学校志愿。具有“宏志生”、“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在相应批次的第一志愿中填报对口招收“宏志生”和“特长生”的学校,否则视为放弃资格。
以特长生身份参加录取的考生,报考具有市体育艺术特色高中资格的普通高中学校,须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测试;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专业的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测试或面试,取得资格后方可填报相应志愿。
十、考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成绩、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在征求家长和班主任意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报考类别和志愿。
1.初中毕业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后,要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因此,考生选择升学志愿既有让祖国挑选的一面,又有为个人今后发展定向的一面,必须正确对待。正确的态度是按照国家的实际需要,兼顾个人兴趣,合理选择升学志愿。
2.有些考生或家长认为只有考取普通高中才是通向大学之路,而考入职业类学校只能通向“蓝领”,断了升学之路,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他们毕业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就业,投身社会生产实践,也可以选择像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高考,继续深造。因此考生或家长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职类或普高类志愿。
3.报考志愿应有一定的梯度,热门学校的志愿不要过于集中。考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实事求是地从高到低选填自己的志愿,注意志愿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梯度,中考采取的是同批次资格线上志愿优先的办法进行录取,因此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必须选择好。
4.在报考志愿前,考生和家长要熟悉今年的招生政策,掌握网报流程和网报注意事项。
十一、家长如何做好指导子女填报志愿的工作?
初中毕业生年纪小,阅历尚浅,在升学问题上还未形成成熟的看法,所以填报志愿时,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国家希望青年成才,学校希望学生成才,家长更希望子女成才。家长应通过对选择志愿的指导,对子女进行人生观和成才观的教育,要正确地调整好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值,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要洞察和倾听子女的心事和苦恼,给他们及时减压。
2.在指导子女报考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子女的爱好特长。对符合子女条件和实际需要的志愿要大胆鼓励子女报考。子女的理想、志向总是和祖国需要相联系的,很多人在报考时往往受实用主义想法的干扰,不能长远地、全面地考虑问题,不顾子女的条件一味去挤所谓的热门学校,这不利于子女的发展。
3.要选择和自己子女知识水准相当的学校。对比近几年各学校的录取资格线,选择录取分数和自己子女知识水准相当的学校是报考成败的关键。家长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子女的学习水平,不要仅仅以一两次调研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而应结合平时的基础全面看待子女的学习成绩。否则估计过高,愿望会落空,估计低了,又会错过机会。
4.充分听取子女意见。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不能划定条条框框,规定他们能报什么,不能报什么,而应该充分听取子女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
十二、今年“3+2”和五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填报和录取?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省2017年继续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并扩大 “五年一贯制”专业试点范围。2017年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招生计划包括五年一贯制和“3+2”中高职分段培养两种形式,招生对象是我省 201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形式高职是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五个学年均在同一所高等职业学校连续学习,由高等职业学校独立承担,前三年为中等职业教育,后两年为高等职业教育。“3+2”中高职分段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段分校学习,前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承担,后两年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职业学校承担。
2017年我市中考志愿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两类,考生可在上述两类志愿中填报“3+2”和五年一贯制学校。报考中职类的考生,可分别在“3+2”、五年一贯制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各选择1所学校填报在相应的志愿栏内,并填报相应专业,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选择了中职类志愿的考生不能再填报其它志愿。选择普高类的考生还可填报1所“3+2”、五年一贯制学校志愿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并填报相应专业,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五年一贯制” 和“3+2”学校(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范围由省教育厅以正式文件形式一并下达。“五年一贯制”和“3+2”学校(专业),只能录取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省招办在10月上旬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升学成绩进行“五年一贯制”和“3+2”学校(专业)集中录取。
十三、2017年有哪些普通高中学校招录分配生?招生范围如何规定?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市教育局决定2017年继续开展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招录分配生工作。招录分配生的学校有:经各区教育局批准确定的部分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经区教育局申请试点、市教育局批准确定的部分新城区市级示范高中学校(见《武汉中考》2017年武汉市普通高中预安排招生计划)。
经批准确定的各区省、市级示范高中学校,面向本区初中学校招录分配生。